耍赖





当小孩在超市pa kiu 时,当妈妈的能够做什么?就是在一角等他演完戏再继续朝目的地前进。这是第二场景,第一场景在人家的冰淇淋店,我就坐在他的侧对面等他(你以为我心里很平静吗?其实我压力得很!),来到第二场景,不好意思,他不是讨买果汁机,是讨要去快餐店的游乐场玩,但我不依,他就就地解决,耍赖。好吧,我等你!

后记,过后他就用爬的爬到我面前,然后乖乖跟我坐手扶梯上楼买东西。肮脏?已经不是重点了。

以后你们路人甲看到这一幕请不要用:"这个妈妈怎么搞的,让孩子这样在地上滚?"的眼光看他们,因为她是他妈,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应该怎么做。如果你愿意的话,请你当小孩的守护天使,陪着他直到那一家人离开为止,谢谢!


再来后记:演完两幕剧,带着他上楼购物的我真的是有够轻松的!爽啊!
(买什么?都是买这小朋友的日用品!)




其实训练孩子的过程,有时候也会遇到拦阻,比如半路会杀出个好心人,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给他糖果(当他讨糖果时),几次之后我发现不对路,我就即使只有一粒糖果,我还是把它还给人家。因为这有碍我训练他,虽然对方觉得莫名其妙,认为也只不过是一粒糖果,没关系。但对我的小孩就有关系,以后他就会变本加厉,人人都要顺他意似的,做我麻烦!

我家小孩啊,要跟他玩拉锯战,这样不用生气也能制得了他,几好.只不过你要受得了路人甲乙丙丁的眼光罢了,这个妈妈我是没在怕的了!


福州俚语说:“YUN(溺爱)鸡上灶,YUN子不孝”。一位传道人说的。


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要疼爱但不可以宠爱。但这两者只在一线之间,真的真的是要求神给我们智慧能够看得透彻,想得更远。
回家吃藤条不一定是坏事,最重要这么做是有意义的,问题是当下是怎么处理的呢?按照不同年龄、不同脾性,就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,我家小朋友快三岁了,我想目前的方法对他是最有效的,而且重点是我不用生气啊!哈哈哈!


我想周围人的配合也是很重要,他会上演二幕剧,我想是因为在冰淇淋店门口,店员看到不耐就把他扶起来叫他过去妈妈我这里,他就有台阶下之后跑过来还在闹,所以才会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让他学到功课。


各方面的配合实在太重要了,但谁有义务帮你训练孩子?店员吗?他们还要做生意的叻,有小孩在我店门口哭闹,很难看叻,人家等下还以为我们欺负小孩。


所以啊,现时代的父母遇到的挑战是不小的,真的真的真的是要求神给我们智慧!


有者担心这样做,不怕坏人把孩子抱走吗?怕啊~我怕。但是我放手一搏了!

这就是社会带给我们的压力,怕孩子被人抱走,每次我心里也会有这个顾忌和害怕,但是看情况吧,我因为熟悉那个环境所以我才敢敢这么做。

至于和孩子约法三章这件事,这个方法我知道的,但是试过了不是一次,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很清楚要去的目的地是什么,只是陪妈妈去买东西,所以"一次"就不能立刻见效,等他再大一些或者当他到时有了清楚的目的地或目标,我相信这个方法是非常非常有效的。


我这样的做法,是不是真的有效?我相信是有效的。这件事过后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戏码,而是回家的路上他自己主动提起他的所作所为,虽然不太记得他说了什么,因为他的字句断断续续的,但我记得那个氛围。他似乎领受到了要学习的功课,在车上我也反问他刚才的举动是否正确,为何、可不可以等等的问题。

至于有者说不同孩子不同教育法,我的方法不一定管用。嗯...因为目前我只有一个孩子,我能够想到的是:最大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父母的个性。因为确实不一定所有父母能够做得到或者认为这么做是对的。 

作父母的,如果能够心脏大一点、神经粗一点,就不会把孩子当作手中的豆腐那样看待,这样孩子也会独立一些、长得智慧些。

评论